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。他强调,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中华文明博大精深。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,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,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。”
 
 
 您当前的位置 : 国内新闻>

【何以中国·我家乡的文明遗存】挖掘文物价值,讲好中国故事-pg电子官网

pg电子官网 时间:2023-07-09 21:37

作者:李 群

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。他强调,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中华文明博大精深。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,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,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。”

“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,是不可再生、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。”浩如烟海、璀璨夺目的中国文物,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,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、文化之根、民族之魂。良渚古城遗址、云冈石窟等已经静立千百年;人头壶、贾湖骨笛、陶鹰鼎,不仅是历史长河中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,更是文明演进的记载。透过它们,我们看到悠悠的历史长河从我们面前奔涌而过,闪烁着潋滟的水光。

目前,我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多处,国有可移动文物1.08亿件/套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,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6处。祖先的思想、创造和精神,都沉淀在一件件无语的文物中,就如同河床上的石子,告诉我们这条河曾走过怎样的路、我们的先人有过怎样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,告诉我们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何谓“源远”,何以“流长”。

文物不言,自有春秋。一石、一丝、一画、一瓷,铺陈的是传奇,激荡的是国魂。历史文物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,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、研究、传承,也就很难实现“价值外溢”,更谈不上价值增值。吉光片羽、一眼千年,《国家宝藏》以现代视角解读文物,让历史文化遗产生动述说过去,映照出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;探源溯流,叩问来路,很多的文物工作者,用温情细腻的拍摄,和有人情味的语言,大胆揭去文物们神秘而严肃的面纱,带领千年后的我们去赴一场穿越时光,触摸岁月的约会。

文物是凝固的历史,但不是尘封的古董。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深入挖掘文物藏品蕴涵的思想理念、人文精神、价值观念、道德规范,推动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展览展示,推出更多富有知识性、原创性的主题展览。在水墨丹青中感受“弦歌不绝”的传承,在龟甲木牍里激起“思接千载”的心绪……对我们而言,参观每件历史文物,都意味着开启了一个与文明对话的时空,触摸历史发展的脉搏,聆听了不起的中国故事。

在时光画卷中,文物凝结了先人的智慧和民族的历史,积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。讲好中国故事,需要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记忆。革命文物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历史。淮海战役中的小推车、渡江战役中的大木船、上甘岭阵地取回的一捧焦土,虽然看似普通,却沉淀着厚重的精神意蕴,揭示着胜利的独特密码。中华大地上每一处遗迹、书写在典籍里的每一页历史、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,都是启迪当代我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、激发民族自尊自豪的生动教材。

文物,记录过去,映照当下,启迪未来。挖掘文物价值,讲好中国故事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让中华文脉在创新中绵延悠长。(李 群)

[来源:光明网-时评频道] [作者:] [编辑:李沛]
pg电子官网的版权声明:

·凡注明来源为“海口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等作品,pg电子官网的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
·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
图解海口一周热闻:今年登陆首台!海口人注意...
图解海口一周热闻:新海港客运综合枢纽即将投用
图解海口一周热闻:海口灯光秀喜迎“七一”
图解海口一周热闻:端午海口旅游总收入3.24亿元
图解海口一周热闻:夕阳伴霓虹 海口别样美
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
2023市两会
聚焦2023美兰区两会
2023元宵节
     
排行
 
提供252套!海口将新建一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
海口“内升外引”促教育整体向优
优化路网布局 海口滨海立交加快改造
海口新海港客运综合枢纽即将投用
海口:应急演练保顺利 全力保障护中考
端午假期第二天海口旅游市场持续走旺
海口龙昆南立交匝道完善工程便利市民出行
海口:璀璨“夜秀英” 吸引“追光族”
海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实现“三连升”
海南大学新药筛选及评价平台项目开建
 
|
|
|
|
 
|
|
|
|
|
|
|
     www.hkwb.net allrights reserved      
海口网pg电子官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
增值服务许可证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 0898—66822333  举报邮箱:jb66822333@163.com
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:jb66822333@126.com

 
"));
 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