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十年来,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
万物有灵 保护有方
琼西北,北门江之上。几种小小的鱼儿,让一个大型水利工程——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,专门为它们修建出一条“vip通道”。沿着这条2.8公里的鱼道,花鳗鲡、海南石鲋等鱼类,可以一路洄游,找到自己的“回家路”。
而山那边,海南长臂猿群家族徜徉在雨林中,迎着朝阳开喉“歌唱”,在树间觅食打闹。在多方努力下,这一全球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,如今种群逐渐壮大,数量增至5群36只。
万物竞自由,在海南,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有很多。
十年来,我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不断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政策体系,建立并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,制定并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,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海系统治理,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,取得丰硕成果。
动作频:守护基因宝库
海南省是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热点地区之一,也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天然基因库。生物多样性保护,海南一直在行动——
近10年来,我省相继颁布和修订《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》《海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》等20多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律规章,涵盖了栖息地保护、保护地建设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、野生动植物保护、生物安全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,为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,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健全。
纵观我省各地区、各有关领域中长期规划,其中不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。而生态环境、林业、农业、自然资源、海关等部门,既在各自所辖专业领域“分兵把口”,又多部门“联动跨界”协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。
从宏观到微观,从顶层设计到系统举措,从部署到落实,我省瞄准守护生物多样性靶心,频频出招。
生态系统调查评估、物种资源调查评估、传统知识普查、健全生态监测观测网络……一项项经年累月的调查,一组组扎实复杂的数据,见证着我省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监测监管能力,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增强“耳目”与“基石”。
这一系列不断迈出的步伐,旨在以行之有效的措施,让天然基因库更加牢固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走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“海南路径”。
·凡注明来源为“海口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等作品,pg电子官网的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·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:jb66822333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