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曰: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。”承载着厚重考古史和音乐史的东方古老乐器,为观众勾勒出了穿越时空的文化轨迹。
 
 
 您当前的位置 : 国内新闻>

金声玉振,天地同和——见证中国辉煌音乐文明的古老乐器-pg电子官网

pg电子官网 时间:2023-07-17 11:18

子曰: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。”承载着厚重考古史和音乐史的东方古老乐器,为观众勾勒出了穿越时空的文化轨迹。

如果说音乐是文明的密码,那乐器就是凝固的文化。走进武汉各大博物馆,种类丰富的古代音乐文物正静候知音,成为中国辉煌音乐文明的最佳见证者。

无愧为“八音之首”

在音乐文物领域,曾侯乙编钟无疑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。纪录片《国乐的侧脸》中的《和鸣》篇,便从曾侯乙墓及叶家山墓地出土的编钟入手,深入分析它何以成为历史上的“八音之首”。

参与该集节目录制的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,编钟理论家李幼平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2018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,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创作团队当年多次来到武汉音乐学院,为《和鸣》篇筹备拍摄素材,最终在今年推出完整节目,“四年磨一片,给节目打上了鲜明的荆楚烙印。”

作为湖北省博物馆“镇馆之宝”之一,曾侯乙编钟可谓是湖北人最熟悉的“国宝”。据湖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万全文介绍,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,年代为战国早期。钟架长7.48米、高2.65米,钟体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,是名副其实的编钟之王。

全套编钟共65件,编钟及钟架、钟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,内容为编号、记事、标音及乐律理论,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音律学专著。而最令人称道的是,这套编钟音乐性能出色,除镈钟之外的64件钟均能达到“一钟双音”的演奏效果,整套编钟的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,其音列是通行的c大调,能演奏五声、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,被誉为稀世珍宝。

学术界一致认为,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,更有学者将曾侯乙编钟与兵马俑并称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。

“雄赳赳”的打击乐器

同样入选省博十大“镇馆之宝”的崇阳铜鼓,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,也是国内保存的唯一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铜鼓。

铜鼓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打击乐器,这件崇阳铜鼓于1977年发现于湖北崇阳县,通高75.5厘米,由铜鼓身、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。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,鼓身、鼓座和鼓冠上均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具有装饰纹样云雷纹和乳钉纹。铜鼓质地厚实古朴,花纹流畅粗放,被网友形容为“看上去就雄赳赳的,很有气场”,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与水平。

与气势磅礴的曾侯乙编钟、造型奇伟的崇阳铜鼓相比,出土于湖北天门石家河三房湾遗址的陶铃就小巧多了。其铃身呈扁圆形,通高5.4厘米、口径7-9.8厘米,铃体两面阴刻兽面纹,叩之即能发音。据专家介绍,陶铃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,能发出两个不同的音高,是双音钟的雏形。也有观点认为,先民发明陶铃,是受到了花卉形状的启发。

高山流水遇知音,古琴应该是现代人眼中最有文化底蕴的乐器之一。而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战国浮雕十弦琴,或许能满足大家对古琴的完美想象。

该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,通体涂黑漆,上朱绘纹饰,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征,是迄今所见先秦至西汉时最精美的古琴之一。琴身分为音箱与尾板两部分,面板呈曲线状,琴头微上昂,腰部下凹,尾板微翘,其下有拴弦柱。据专家分析,十弦琴在战国时代还承担着法器的角色,用于祭祀时与天地沟通。

古代音乐人也很会玩

看着这些古老乐器,参观者很难不去想象,古人是如何演奏和欣赏音乐的。武汉博物馆藏的一组灰陶女乐俑,就给很多影视剧创作者提供了灵感。

这组女乐俑出土于武汉市武昌区何家垅的一座唐代墓葬中,共5人,均为跽坐式。其中2人演奏琵琶,其余三人各持拍板、排箫、吹管。其中4人为成年女性,头梳高髻;另1人为少女,个头稍矮,头梳双髻。这5人均面容饱满,神色肃然,身姿端正,为参观者开拓了“丝竹之声相和”的想象空间。

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,则更能体现唐朝时音乐舞蹈的多元发展。该器物出土于陕西西安鲜于廉墓,色彩艳丽,闻名海内外,它展示了一支由3位胡人和2位汉人组成的乐队,骑在骆驼上进行着表演。

据悉,骆驼载乐是集乐舞、杂技和马戏于一体的百戏节目,在唐代民间尤为活跃。据考古学家分析,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所表现的场景,应该是长安街头的一群百戏艺人,正兴致勃勃地为千年前集市上的老百姓们展示着绝活儿。

[来源:极目新闻] [作者:] [编辑:郭苏仪]
pg电子官网的版权声明:

·凡注明来源为“海口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等作品,pg电子官网的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
·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
图解海口一周热闻:今年登陆首台!海口人注意...
图解海口一周热闻:新海港客运综合枢纽即将投用
图解海口一周热闻:海口灯光秀喜迎“七一”
图解海口一周热闻:端午海口旅游总收入3.24亿元
图解海口一周热闻:夕阳伴霓虹 海口别样美
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
2023市两会
聚焦2023美兰区两会
2023元宵节
     
排行
 
提供252套!海口将新建一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
海口“内升外引”促教育整体向优
优化路网布局 海口滨海立交加快改造
海口新海港客运综合枢纽即将投用
海口:应急演练保顺利 全力保障护中考
端午假期第二天海口旅游市场持续走旺
海口龙昆南立交匝道完善工程便利市民出行
海口:璀璨“夜秀英” 吸引“追光族”
海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实现“三连升”
海南大学新药筛选及评价平台项目开建
 
|
|
|
|
 
|
|
|
|
|
|
|
     www.hkwb.net allrights reserved      
海口网pg电子官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
增值服务许可证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 0898—66822333  举报邮箱:jb66822333@163.com
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:jb66822333@126.com

 
"));
 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