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智慧水网 构建安全保障
12月16日,在海口市滨江西污水处理厂项目现场,工作人员正在对冲洗水泵进行检查调试。海口日报记者 苏弼坤 摄
水网是“五网”基础设施之一。今年以来,我市根据全市地形地貌特点和河流水系特性,在海南省水网建设关于琼北水网格局框架下,按照现状水系格局,整体上构成“一屏、一轴、一带、三片”的水安全保障总体格局。
“其中的‘三片’是将主城区3个组团划分江东新区片、中心城区组团片和长流组团片,重在保障和调配。”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主城区各水厂互联互通,防洪排涝工程建设,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,水环境综合治理等,保障海口市主城区的水安全。
与此同时,按照我省智慧水网实施方案要求,海口水务工作正在向智慧水务转变。用水报装是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日常大事。长期以来,我市建立健全用水报装服务流程,形成一套零跑腿、零审批、容缺有效率、可复制推广的用水报装工作新模式,有效提升城市水务智能化管理水平。
海口市水务集团运营管理部经理范高哲介绍,当前该集团旗下供水企业已形成“212”用水报装服务模式,即用水报装仅需要2个环节、1份申请材料,正常情况下2个工作日即可接通报装用水。
“只要客户提交的用水报装资料齐全,且用水申请符合供水条件,我们便立刻派人到现场勘察并确定用水方案。”海口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客服大厅大堂主管林榕说,在不包含外线工程行政审批及其施工时间情况下,企业的用水报装材料受理后1.5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挂表通水。
海口依水而建,因水而兴。今年初,海口迅速掀起治污水、保供水、排涝水、防洪水、抓节水、优海水的“六水共治”热潮。
今年上半年,长堤路水质净化厂及西崩潭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成运行。10月底,滨江西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。“丁村扩容、山内溪、美安、空港等污水处理厂(站)年底前将陆续建成并通水运行。届时,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每日83.67万吨,补齐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缺口。”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海口已谋划“六水共治”项目36大类189个子项,涉及总投资402.66亿元。
今年前三季度,海口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较为明显,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,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、9个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%;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%。省治水办通报显示,海口水质优良率为100%。
·凡注明来源为“海口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等作品,pg电子官网的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·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:jb66822333@126.com